不朽情缘下载

南宫NG·28(南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)-相信中国品牌力量

科技“利器”提升防灾硬实力!蓟州区打造新一代应急指挥调度平台

  

科技“利器”提升防灾硬实力!蓟州区打造新一代应急指挥调度平台(图1)

  “以前遇到地道积水只能被动封路,现在智能平台自动预警、快速联动,防汛效率大不一样了!”日前,蓟州突发强降雨,蓟州区应急指挥平台监测到溵溜镇桃园地道积水15厘米,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流程,从发现积水到恢复交通只用25分钟。

  入汛以来,蓟州区接连出现强降雨,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山区,防范应对不容有失。每逢降雨,蓟州区应急指挥中心内,工作人员紧盯前方电子屏幕,不放过任何细节,根据上面的实时画面掌握全区防汛动态。这是蓟州区打造的全市首个多灾种联动应急指挥平台,让科技真正冲在防灾救灾第一线。

  走进蓟州区应急指挥中心,一块巨大的电子屏映入眼帘。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,实时气象云图、降雨量监测、水库水位、塘坝运行状态、山洪沟预警、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关键数据便一目了然。

  蓟州区应急管理局立足山区防汛、森林防火、旅游保障等实际需求,坚持科技赋能,于2020年开始谋划建设符合蓟州特色的全灾种、智能化应急指挥平台。该平台充分整合腾讯云技术、北斗卫星通信、数字中继台等前沿技术,构建了覆盖灾前预警、灾中处置、灾后救援的“一屏统览、一键调度”指挥体系,为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装上了“智慧大脑”。据了解,平台已实现与全区139个单位和相关部门的秒级互联。

  蓟州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汪洪福介绍说,平台将全区27个景区、180路林业高点监控、76家重点危化企业及交通枢纽等11000余路关键点位监控资源接入系统,实现了突发事件现场图像的快速回传,大幅提升了应急响应南宫智能科技效率。今年入汛以来,平台先后发出8次下穿地道紧急封控排水预警,保障了群众安全出行。

  科技赋能不仅要看得见,更要用得好。除应急指挥、监测预警外,该平台还具备数据分析功能,整合气象、地质、水务等各类数据资源开展辅助分析。

  日前,蓟州区急指挥调度平台捕捉到洲河湾北部林区一处异常烟雾,系统立即触发火警,大屏自动弹出火点坐标、风向数据等信息,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最优救援路线和最近水源点。区消防救援支队、洲河湾镇专业救援力量携高压水泵赶赴火场,在应急指挥平台的全程保障下,明火被顺利扑灭,过火面积控制在最小范围。

  据了解,今年以来,蓟州区借助该平台已累计处置3起险情,特别是近日强降雨防范过程中,该平台预测出重点风险区域,为人员转移和风险防范应对提供了数据支持。

  山区应急,通信就是“生命线”。为全面提升基层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,蓟州区通过应急指挥平台为基层统一配置应急视频调度系统,建立覆盖5000人的应急管理短信发布平台,并与各村建立直联机制,建成“区-镇-村”三级信息网络,此外,还为13个重点乡镇配备了应急叫应终端。

  通过这一应急视频调度系统,蓟州区实现了从“层层传达”到“秒级响应”的转变,预警信息直达各村的时间从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1分钟,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。据别山镇镇长张丽娟介绍,在最近的一次强降雨预警中,该镇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全部50个村的预警通知。

  目前,全区已为27个乡镇(街)配备卫星电线台等应急通信设备,保障关键时期通信畅通。区应急管理局同步组织开展了“应急叫应终端”培训,通过现场演示、模拟操作等方式,确保工作人员可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。

  蓟州区应急指挥平台的智能化应用已延伸至旅游安全保障领域,通过对全区17个重点交通干线、景区要道的全线梳理,结合高德地图,能够实时监测拥堵点位和路段,实现全息路况感知、智能指挥调度。

  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其在旅游应急调度等场景中的功能就已得到实战检验。5月3日10时许,系统监测到蓟州区津围北二线潮玩谷路段出现严重拥堵,车辆滞留长达1.5公里。蓟州区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实时调度交警、交通、属地政府等部门联合处置,通过现场交警指挥、引导车辆分流等措施,仅用15分钟就恢复了道路畅通。整个过程通过指挥中心大屏实现可视化指挥,拥堵路段实时画面、处置进展、车流变化等情况一目了然。

  如今,通过采用“条块结合”模式重新梳理业务流程、布控资源,该平台在旅游线路、森林防火、防汛抗旱等专业模块中已实现业务联动,真正南宫智能科技做到了“一屏观全域、一网管全城”。

  据了解,该平台每年都会进行更新升级。最新数据显示,防汛子系统已接入水库塘坝、地灾隐患点、山洪沟等地数据,最近新增265个高点监控点位和7座火险因子监测站,进一步织密了全区的安全防护网。

  从万路监控到智能终端,从数据分析到精准预警,蓟州区正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,构建起全方位、立体化的应急管理新格局,为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蓟州经验”。
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