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朽情缘下载

南宫NG·28(南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)-相信中国品牌力量

汪品先发声:地球科学需跳出人类尺度看问题

  “汪先生勉励我们不要满足于‘集邮’,要做地球科学的侦探兵,让我备受鼓舞。”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李嘉盈表示,要努力探寻深海颗粒有机碳沉降的深层机制。刚刚过去的双休日,在上海松江举行的第八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上,年近九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汪品先向大会提交了《科学通报》线上发表的文章《地球系统科学向何处去?》,成为其团队“地球春秋”系列研究成果的首发之作。

  在他看来,地球科学至今并不具备超长期气候预测的能力,因为相对于地球系统来说,人类观测的时间长度太短、研究的空间视域太小。针对“温室地球”这一说法,他表示:“冰期旋回如何运行,冰室期和暖室期如何交替,我们都不清楚;学术界流行的说法,甚至教科书里的传统观点,其实都不见得正确。”

汪品先发声:地球科学需跳出人类尺度看问题(图1)

  从追踪温室气体的环境效应起步,人类开启对地球进行系统研究的时代。尽管半个世纪来学术争论从未停息,“可持续发展”的意识却已成为共识,对气候环境的监测、预警系统也已建立,人类如何适应当前环境成为共同课题。2020年,学术界提出了新问题:下一步,地球系统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何在?

  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,国际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:一种以美国科学院报告“下一代地球系统科学”为代表,主张以人类尺度为中心,重点研究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关系;另一种是我国的主流,主张在地球本身的尺度上,探索其演变的自然规律,人类尺度的过程只是研究内容的一部分。

  在汪品先看来,前一种方向有强烈的针对性,试图回答当前社会政治面对的气候环境问题,但结果在长期预测上前后自相矛盾。而后者是一个面临巨大挑战的研究方向,一时难以回答当前的社会政治问题,却是地球科学系统化、理论化的必由之路。他建议,在汉语平台上开展超级规模的跨学科交叉,结合宇宙天文、地球深部、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新进展,建立地球系统科学的“升级版”,“强调地球系统本身的尺度,要了解自然规律,局限于人类尺度就不可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”。

汪品先发声:地球科学需跳出人类尺度看问题(图2)

  按汪品先计划,“地球春秋”系南宫官方网站列由4篇文章构成,力图阐明地球系统科学“升级版”的新方向。在首篇概述之后,将分别就宇宙天文、地球深部、生物圈与地圈三大方面进行分析,说明它们在地球系统演变中的各自地位和作用。汪品先强调,只有环顾地球的外部环境,洞察地球的深部过程,才能摆脱地球科学目光短浅的局限性;只有意识到微生物的基础地位,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生命过程,才能揭示生物圈和地圈相互作用的真谛。

  原标题:《【视频】汪品先院士不满足“集邮”,要当“侦探”,这个地球来不及“破案”》

  视频来源:武毅翔 采制 题图说明: 2018年5月21日,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、“南海深部计划”专家组组长、82岁高龄的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“深海勇士”号在南海第三次下潜。这是汪品先院士(右)走过廊桥登上“深海勇士”号载人舱。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

 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  受贿超2.71亿元 16岁读大学的副部级王勇一审被判死缓 通报曾称其结交政治骗子

  新疆吐鲁番沙疗养生走红,游客称半个月瘦10斤,工作人员回应:46元一天,可刷医保

  iOS 26 Beta3已推送:别急着更新,首批果粉更新反馈也已出炉!

  OPPO Find X8系列大更新来袭:多项功能加持,你收到推送了吗?

Sitemap